社区问答  >   文章详情页

任正非:棺材订上时才能松口气

发布时间: 2016-11-30 15:38:4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有人问我,我们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松口气?我说只有到棺材钉上时才能松口气。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贯彻永恒的是管理改进。”——任正非

如今大公司老总纷纷提高自身曝光度,站在无数的聚光灯下,以获得用户对自家品牌的认可。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显得出奇的低调。在马云鸡汤录席卷各大社交平台的时候,任正非却低调得仿佛被人遗忘,尽管华为早已经是世界顶级的通信设备公司,在手机领域也已经做得风生水起。

 

技术立身

任正非低调到了一种境界,低调到他以低调而闻名。2004年任正非被选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编导说如果要获奖,就一定要出席颁奖典礼,但任正非说他不愿意参加,所以直到现在,把中国有名的企业家都数了个遍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也没有任正非。

如今看来,或许这份低调与他技术出身的身份特质不无关系。

1988年,43岁的任正非带着两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深圳创立了华为。任正非本人就是技术大牛,在部队拿过国家级的科技奖项,所以凭借着他本人对技术的把控能力和对事物深层次的认知能力,华为在技术层面上走得艰难却又迅速。

1991年12月,华为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

1992年,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100人而已。

1997年,华为就凭借自家设备的质量第一次迈出了国门,走进了战斗名族俄罗斯的大门。凭借在俄罗斯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华为获得了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筹码。

2004年,华为已进入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额占到了总收入的40%,ADSL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华为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最国际化的企业。非洲不说了,欧洲很多国家的核心通信设备华为都是占有绝对多数份额。这些国家可不是欧洲的欠发达地区,而是英法德荷等等欧洲最发达国家。在这些年中,华为一直凭借技术立足海外,在欧美世界中树立了一杆来自中国的科技大旗。

 

奋斗不减

2006年底,任正非发表《天道酬勤》一文,明确要求全体华为人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

任正非认为一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就要有奋斗精神,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同样需要艰苦奋斗,而且是一代一代地坚持不懈。

他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生存的。我们发扬的是大庆精神,先生产、后生活。

任正非警告说,对这些现象华为必须防微杜渐,不能改正的干部,可以开个欢送会。全体员工都可以监督华为队伍中是否有人(尤其是干部)懈怠了,放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对高层管理者。要更多地寻找那些志同道合、愿意与华为一起艰苦奋斗的员工加入华为。

任正非试图唤醒更多的干部员工认识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以艰苦奋斗为荣。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当华为走上这条路,没有退路可走时,为此,华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华为高层领导为此牺牲了健康。后来的人也仍不断在消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为了达到业界最佳。

华为坚持按大于10%的销售收入拨付研究经费,追求在一定利润水平上的成长的最大化。在华为创立的前10年,绝大多数华为员工没有房子住,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多年来一直未动摇,所有员工也都能接受,这些发展资金实际上是从华为人的牙缝中省出来的。

 

保持忧虑

2000年,正值华为高速发展得时期,那一年,华为以220亿的销售额,29亿的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这时候,任正非却写下《华为的冬天》一文。他在文中写到:“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一年后,任正非考察完日本,又在企业内刊《华为人》上写了《北国之春》一文,说了自己对日本企业在日本大环境停滞的状况下如何存活与发展的看法。他在文中写到:“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华为经过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会构成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华为经常会贴出处罚通知,比某某用公司的打印机干私事,每张罚款50元。有一次华为修了一个小建筑又拆掉了,几天后贴出通知,因规划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决策人罚款一千元,被罚者:任正非。

任正非始终坚信,他以及所有的华为人,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不断接受批判和自我批判,才能不断推倒和重建,华为才有出路。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暂无相关评论!